材料
五花肉、干鱿鱼各150克,虾米40克。调料葱50克,大蒜2粒,干红辣椒15克,色拉油45克,黄豆酱、酱油各5克,米酒、糖、鸡粉、香油各3克。
做法
1、五花肉、干鱿鱼、葱分别洗净。
2、将五花肉切成长8厘米、宽3厘米、厚1厘米的片;干鱿鱼切成长8厘米、宽3厘米、厚0.5厘米的片;葱切成长3厘米的滚刀块;大蒜去皮,切厚0.3厘米的薄片;干红辣椒剁成细末备用。
3、锅中倒入色拉油,烧至五成热时,分别放入五花肉及干鱿鱼小火煎3分钟至酥透后捞出。
4、锅中留下15克色拉油继续烧至七成热,放入虾米、大蒜小火爆香,加入红辣椒末小火翻炒1分钟,加入葱块、干鱿鱼片、五花肉片及黄豆酱、酱油、米酒、糖、鸡粉、香油翻炒均匀,即可盛出。
去青海不得不吃的那些美食,你都知道有哪些,或者吃过哪些呢?
去青海不得不吃的那些美食,你都知道有哪些,或者吃过哪些呢 酿皮是青海地方风味较浓的传统小吃。
在西宁和农业区各城镇出售酿皮的摊贩到处可见。
酿皮是在麦面中掺和一定数量的蓬灰和敷料,用温水调成硬面团,再几经揉搓,等面团精细光滑后,再放入凉水中连续搓洗,洗出淀粉,面团成为蜂窝状物时,放进蒸笼蒸熟,这叫“面筋”,再将沉淀了淀粉糊舀在蒸盘中蒸熟,这便叫“蒸酿皮”。
蒸熟了酿皮,从盘中剥离,切成长条,配上面筋,浇上醋、辣油、芥茉、韭菜、蒜泥等佐料,吃起来酸辣、凉爽、口感柔韧细腻,回味悠长。
酿皮除有“蒸酿皮外”,还有“馏酿皮”。
馏的酿皮,金色发亮,薄细柔脆;而蒸的酿皮,色褐沉着,浑厚肥大,两者色形各异,而味道基本一致。
别觉得酿皮子不起眼,绵软润滑、酸辣可口、爽口开胃,是青海特色风味小吃中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酿皮虽是小吃,但可作主食充饥解饿,也可当菜肴,充当下酒冷盘。
冷热均宜,四季可食;男女老少都爱吃,对喜欢喝酒的人来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尤其是受到女人们的青睐。
甜醅,是青海汉、回、藏、土、撒拉等族人民喜欢的一种传统甜食。
甜溢酒香,味美可口,多以玉麦(即莜麦)、青稞之类为原料。
原料易得,酿造方便,既可调节饮食,又可以供宾客,颇为群众喜爱。
有句民谚说:“给嘴解馋,甜醅当先”。
甜醅的来历,跟青海汉、藏、土、人民酿造酩酒有密联系,它和酩酒可算是同源异流。
只是酒曲不同罢了。
酒醅也是甜的,酒味较浓,唐朝时就拿它待宾客。
杜甫、《客至》诗中说“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旧醅,便是酒醅。
酿造甜醅,原料以玉麦为上乘,因玉麦质细无厚皮。
嚼食无渣。
青稞次之,但须脱皮。
酵母为甜醅曲,用米制成,青海民间叫“药蛋”或“甜曲”。
顾名思义,需要靠手抓、撕,或藏刀切割这种独特的吃法来吃羊肉,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用这种吃法了,但叫法还是流传至今。
西宁手抓羊肉肉赤膘白,肥而不腻,油润肉酥,质嫩滑软,十分可口。
肉味鲜美,平常不是特别喜欢羊肉的也可以尝试一下,没有很重的羊膻味。
手抓羊肉,无论是吃法还是色香味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青海人朴实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颇受各地游客的欢迎。
青海人煮羊肉堪称一绝。
熟嫩,好嚼,油而不腻,作料不多,香味十足。
家中逢有喜事和有贵客登门,主人必以大块肉款待,透视着对客人的敬重。
尕面片是青海人面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独特的家常饭。
这种面片不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而是用手揪出来的。
尕面片,又叫面片子。
将揉好的软面先切成粗条,叫“面基基”。
然后用潮毛巾盖上片刻(此时称“回面”)。
“回”好后,拿入手中,用手指捏扁、揪断,每个大约手指宽,投入沸水中,煮熟可食。
由于面片小,故叫“尕面片”。
现在尕面片已成了最普及又享有盛名,滋味独特的面食了。
按尕面片的形状,配料和烹饪方法不同,有做工细致纤小玲珑的“指甲面片”、“雀儿舌头”;。
回族人民清真面食中还有和牛羊肉、粉丝、辣椒混炒的“炒面片”;浇上羊肉清汤,加入羊肉丁、西红柿、青萝卜片,成为“西红柿羊肉面片”;和牛、羊肉片、豆腐、粉条、蔬菜混吃成为“烩面片”;品种繁多,滋味各异。
青海人民把杂碎汤泡馍看成是最美好的早餐。
它既能补身、耐饥,又能抗寒。
杂碎是指煮熟的牛羊的头、心、肺、肠、胃、四蹄等,俗称“下水”。
它又分两种,即“牛下水”或“牛肉杂碎”、“羊下水”或“羊肉杂碎”。
杂碎汤就是杂碎煮成的汤,即下水下锅后,加入调料文火煮,肠肚烂后捞出,继续煮头蹄,去上层油凝固(称“化油”),全部捞出备用。
汤中加一些干葱丝、香菜等调味品。
杂碎汤香味浓、不腻、补身。
青海酸奶的美味可以称得上是一绝。
青海的酸奶不是“喝”而是“吃”的,厚厚的一碗,还未吃就能闻到淡淡的奶香。
起到点睛之笔作用的是最上面的一层甜醅,非常美味。
加一勺白糖,酸中带甜,更是凉爽可口。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就请关注小编吧!
青海美食及特产有哪些?
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省份,藏族、维族、蒙族、回族是省内最大的少数民族。
当然,多民族聚集的地方美食也不会缺乏。
1.夹沙牛肉在2000年杭州举办的中国.杭州首届美食节上,西宁选送了311个具有高原风味品种的菜肴,金牌总数全国第一,想不到吧?青海人能把鸡蛋黄白分离做成“黄金白银乌丝糕”(发菜蒸蛋),也能用鸡蛋把牛肉先裹后炸,做成不似牛肉通体金黄的夹沙牛肉。
2.酿皮酿皮是青海地方风味较浓的传统小吃。
在西宁和农业区各城镇出售酿皮的摊贩到处可见。
蒸熟了酿皮,从盘中剥离,切成长条,嗓子有异物感,早上恶心干呕,嗓子痰多微yy95991帮你根除,配上面筋,浇上醋、辣油、芥茉、韭菜、蒜泥等佐料,吃起来辛辣、凉爽、口感柔韧细腻,回味悠长。
3.焜锅馍馍初来青海的人,异口同声称赞“青海人的馒头花样多”。
青海人不叫馒头,而称馍馍。
“馍馍”又只是一个总称。
想吃青海的焜锅馍馍并不难,你有机会到农村串门访友,好客的主人一定会满足你的要求。
4.发菜蒸蛋青海高原盛产发菜。
发菜细如丝,柔如棉。
此菜是西宁的特色名菜。
5.酥油糌粑酥油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
“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
6.拉条拉条”也叫“拉面”、“扯面”。
拉条在青海是各族人民待客面食中的一种。
接待亲朋好友吃一顿拉条,配上较为丰盛的调味菜肴,表示对客人的十分的尊重。
7.安多面片“安多”是藏语,指青海、甘肃、四川西北部藏族聚居地区。
这一地区的藏族,喜欢吃一种做法简便而又香绵可口的面食,即安多面片。
8.大块煮羊肉青海人煮大块羊肉堪称一绝。
熟嫩,好嚼,油而不腻,作料不多,香味十足。
家中逢有喜事和有贵客登门,主人必以大块肉款待,透示着对客人的敬重。
9.羊肠面青海回族群众制作的一种地方风味小吃,天热可凉吃,天冷可热吃。
凉面柔润金黄、悠长爽口、羊肠细嫩脆软、白洁鲜香、美味适口,实属风味独特的一种地方名吃。
10.酸奶高原上的冷饮食品,现在普及到青海的城乡各地,深受各民族群众的喜爱。
它色白似雪糕、质洁如凝脂、味鲜像荔枝,不仅玉肌冰心,而且乳香扑鼻,叫人入口生津,酸得爽快。
...
青海旅游必吃的美食有哪些
手抓羊肉:吃肉时,或用手抓、撕、食,或用藏刀割食,故名。
一般就地宰杀,扒皮入锅,待水开锅,捞出即食。
肉赤膘白,肥而不腻,油润肉酥,质嫩滑软,十分可口。
一般到藏家,主人先将羊尾巴给客人,然后他人才能手抓。
又有“女婿吃羊脖子”的习俗。
●烤羊肉:做法:将羊肉切成小片,串穿于铁扦上,放特制的长方形烤炉焙烤。
然后在羊肉上抹上酱油、精盐、姜粉、辣面、椒粉等佐料,并翻动铁扦。
其肉嫩味香,营养丰富。
●羊杂碎:指煮熟的牛、羊的头、心、肝、肺、肠、胃、蹄等切片,舀原汤汁,加调料,即成。
杂碎柔、嫩、烂、脆,汤香味浓。
青海最有名气的“羊杂碎”要数里离市区25华里处的大通后子河杂碎馆。
●爆焖羊羔肉:高原一绝。
吃羊羔肉一般是有渐近线的,只有春秋产羔时期才能品尝到。
做法:将出生15天左右的羊羔宰杀剥皮、洗净切成3~6厘米的方块,入油锅爆炒,待皮肉淡黄时加入面酱、辣面、姜粉、椒粉、精盐等,再反复炒至肉块呈红色时,加适量凉水,封锅慢煨,水干肉烂即成。
其肉细嫩,辣酥爽口,色泽暗红,芳香柔软。
●酸奶:这里所说的酸奶,不是我们常喝的那种工厂加工出来的,而是当地回族人民自己加工自制的酸奶,是盛在小碗中,并在碗口盖上一块小玻璃,然后回族人民自己摆在街头上卖的那种。
这种自制酸奶味道绝对正宗、口味绝对赛过其它所以品牌的酸奶。
●馓 子:馓子是一种油炸面食。
青海回族和撒拉族群众,在每年欢度传统的“古尔邦节”、“尔德节”、“圣纪节”,以及婚丧大事中,都把馓子作为待客的主要面食品。
馓子是用头罗白面为原料,稍加盐和调料,搓成细条,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
●炒面片:在面片已下锅的同时 用炒锅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笋片、菜瓜等蔬菜或粉条、木耳,待面片开锅,即用漏勺捞出面片,放到炒好的菜中翻炒,略炒片刻,即可出锅食用。
●烩面片:先将肉片、豆腐片、新鲜蔬莱,如;红辣椒片等在锅中煸炒,放上羊肉汤,加盐、味精、酱油、姜末、胡椒粉等入味,再加进黄花、木耳烧沸,略勾芡汁,撒上蒜苗丝待用。
再将面片煮熟,用漏勺捞在碗中,舀上烹调好的烩菜即可食用。
●狗浇尿:又称狗浇尿油饼。
本地较流行的一种面食。
用青油煎的薄饼。
有只加一点酵子的“半死面”和不加酵子的“死面”两种。
将小麦面和好揉匀、港开,撒上香豆粉,浇少许青油抹匀,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