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奉点心 :茶食刀切 杏仁佛手 香酥苹果 合意饼
攒盒一品 :龙凤描金攒盒龙盘柱 (随上乾果蜜饯八品)
四喜乾果 虎皮花生 怪味大扁 奶白葡萄 雪山梅
四甜蜜饯 蜜饯苹果 蜜饯桂圆 蜜饯鲜桃 蜜饯青梅
奉香上寿: 古乐伴宴-焚香入宴
前菜五品: 龙凤呈祥 洪字鸡丝黄瓜 福字瓜烧里脊 万字麻辣肚丝 年字口蘑发菜
饽饽四品: 御膳豆黄 芝麻卷 金糕 枣泥糕
酱菜四品: 宫廷小黄瓜 酱黑菜 糖蒜 腌水芥皮
敬奉环浆: 音乐伴宴-满汉侍女敬奉贵州茅台
膳汤一品: 龙井竹荪
御菜三品: 凤尾鱼翅 红梅珠香 宫保野兔
饽饽二品: 豆面饽饽 奶汁角
御菜三品: 祥龙双飞 爆炒田鸡 芫爆仔鸽
御菜三品: 八宝野鸭 佛手金卷 炒墨鱼丝
饽饽二品: 金丝酥雀 如意卷
御菜三品: 绣球乾贝 炒珍珠鸡 奶汁鱼片
御菜三品: 干连福海参 花菇鸭掌 五彩牛柳
饽饽二品: 肉未烧饼 龙须面
烧烤二品: 挂炉山鸡 生烤狍肉 随上荷叶卷 葱段 甜面酱
御菜三品: 山珍刺龙芽 莲蓬豆腐 草菇西兰花
膳粥一品: 红豆膳粥
水果一品: 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 信阳毛尖
满汉全席(二)
廷臣宴
廷臣宴于每年上元后一日即正月十六日举行,是时由皇帝亲点大?浚?徘渲杏泄ρ?卟渭樱?绦搜缯呷偈狻q缢?栌诜钊?匏降睿?缡毖?谑已缰?瘛=杂酶咭危?呈??疲?克暄??傩小c晒磐豕?冉砸膊渭印;实奂?耸┒骼绰b缡舫迹???庇质峭⒊济枪β坏囊恢窒襻缧问健?br /> 丽人献茗:狮峰龙井
乾果四品:蜂蜜花生 怪味腰果 核桃粘 苹果软糖
蜜饯四品:蜜饯银杏 蜜饯樱桃 蜜饯瓜条 蜜饯金枣
饽饽四品:翠玉豆糕 栗子糕 双色豆糕 豆沙卷
酱菜四品:甜酱萝葡 五香熟芥 甜酸乳瓜 甜合锦
前菜七品:喜鹊登梅 蝴蝶暇卷 姜汁鱼片 五香仔鸽 糖醋荷藕 泡绿菜花 辣白菜卷
膳汤一品:一品官燕
御菜五品:砂锅煨鹿筋 鸡丝银耳 桂花鱼条 八宝兔丁 玉笋蕨菜
饽饽二品:慈禧小窝头 金丝烧麦
御菜五品:罗汉大虾 串炸鲜贝 葱爆牛柳 蚝油仔鸡 鲜蘑菜心
饽饽二品:喇嘛糕 杏仁豆腐
御菜五品:白扒广肚 菊花里脊 山珍刺五加 清炸鹌鹑 红烧赤贝
饽饽二品:绒鸡待哺 豆沙苹果
御菜三品:白扒鱼唇 红烧鱼骨 葱烧鲨鱼皮
烧烤二品:片皮乳猪 维族烤羊肉 随上薄饼 葱段 甜酱
膳粥一品:慧仁米粥
水果一品: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珠兰大方
满汉全席(三)
万寿宴
万寿宴是清朝帝王的寿诞宴,也是内廷的大宴之一。后妃王公,文武百官,无不以进寿献寿礼为荣。其间名食美馔不可胜数。如遇大寿,则庆典更为隆重盛大,系派专人专司。衣物首饰,装潢陈设,乐舞宴饮一应俱全。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日慈禧六十大寿,于光绪十八年就颁布上谕,寿日前月余,筵宴即已开始。仅事前江西烧造的绘有万寿无疆字样和吉祥喜庆图案的各种釉彩碗、碟、盘等瓷器,就达二万九千一百七十余件。整个庆典耗费白银近一千万两,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丽人献茗:庐山云雾
乾果四品:奶白枣宝 双色软糖 糖炒大扁 可可桃仁
蜜饯四品:蜜饯菠萝 蜜饯红果 蜜饯葡萄 蜜饯马蹄
饽饽四品:金糕卷 小豆糕 莲子糕 豌豆黄
酱菜四品:桂花辣酱芥 紫香乾 什香菜 暇油黄瓜
攒盒一品:龙凤描金攒盒龙盘柱 随上
五香酱鸡 盐水里脊 红油鸭子 麻辣口条
桂花酱鸡 蕃茄马蹄 油焖草菇 椒油银耳
前菜四品: 万字珊瑚白菜 寿字五香大虾 无字盐水牛肉 疆字红油百叶
膳汤一品: 长春鹿鞭汤
御菜四品: 玉掌献寿 明珠豆腐 首乌鸡丁 百花鸭舌
饽饽二品: 长寿龙须面 百寿桃
御菜四品: 参芪炖白凤 龙抱凤蛋 父子同欢 山珍大叶芹
饽饽二品: 长春卷 菊花佛手酥
御菜四品: 金腿烧圆鱼 巧手烧雁鸢 桃仁山鸡丁 蟹肉双笋丝
饽饽二品: 人参果 核桃酪
御菜四品: 松树猴头蘑 墨鱼羹 荷叶鸡 牛柳炒白蘑
烧烤二品: 挂炉沙板鸡 麻仁鹿肉串
膳粥一品: 稀珍黑米粥
水果一品: 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 茉莉雀舌毫
满汉全席(四)
千叟宴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玄烨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固得宴名。乾隆五十年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与宴者三千人,即席用柏梁体选百联句。嘉庆元年正月再举千叟宴于宁寿宫皇极殿,与宴者三千五十六人,即席赋诗三壬余首。后人称谓千叟宴是“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丽人献茗:君山银针
乾果四品:怪味核桃 水晶软糖 五香腰果 花生粘
蜜饯四品:蜜饯桔子 蜜饯海棠 蜜饯香蕉 蜜饯李子
饽饽四品:花盏龙眼 艾窝窝 果酱金糕 双色马蹄糕
酱菜四品:宫廷小萝葡 蜜汁辣黄瓜 桂花大头菜 酱桃仁
前菜七品:二龙戏珠 陈皮兔肉 怪味鸡条 天香鲍鱼 三丝瓜卷 虾籽冬笋 椒油茭白
膳汤一品:罐焖鱼唇
御菜五品:沙舟踏翠 琵琶大虾 龙凤柔情 香油膳糊 肉丁黄瓜酱
饽饽二品:千层蒸糕 什锦花篮
御菜五品:龙舟镢鱼 滑溜贝球 酱焖鹌鹑 蚝油牛柳 川汁鸭掌
饽饽二品:凤尾烧麦 五彩抄手
御菜五品:一品豆腐 三仙丸子 金菇掐菜 溜鸡脯 香麻鹿肉饼
饽饽二品:玉兔白菜 四喜饺
烧烤二品:御膳烤鸡 烤鱼扇
野味火锅:随上围碟十二品
一品 : 鹿肉片 飞龙脯 狍子脊 山鸡片
野猪肉 野鸭脯 鱿鱼卷 鲜鱼肉
刺龙牙 大叶芹 刺五加 鲜豆苗
膳粥一品:荷叶膳粥
水果一品: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杨河春绿
满汉全席(五)
九白宴
九白宴始于康熙年间。康熙初定蒙古外萨克等四部落时,这些部落为表示投诚忠心,每年以九白为贡,即:白骆驼一匹、白马八匹。以此为信。蒙古部落献贡后,皇帝高御宴招待使臣,谓之九白宴。每年循例而行。后来道光皇帝曾为此作诗云:“四偶银花一玉驼,西羌岁献帝京罗。”
丽人献茗: 熬乳茶
乾果四品: 芝麻南糖 冰糖核桃 五香杏仁 菠萝软糖
蜜饯四品: 蜜饯龙眼 蜜饯莱阳梨 蜜饯菱角 蜜饯槟子
饽饽四品: 糯米凉糕 芸豆卷 鸽子玻璃糕 奶油菠萝冻
酱菜四品: 北京辣菜 香辣黄瓜条 甜辣乾 雪里蕻
前菜七品: 松鹤延年 芥茉鸭掌 麻辣鹌鹑 芝麻鱼 腰果芹心 油焖鲜蘑 蜜汁蕃茄
膳汤一品: 蛤什蟆汤
御菜一品: 红烧麒麟面
热炒四品: 鼓板龙蟹 麻辣蹄筋 乌龙吐珠 三鲜龙凤球
饽饽二品: 木犀糕 玉面葫芦
御菜一品: 金蟾玉鲍
热炒四品: 山珍蕨菜 盐煎肉 香烹狍脊 湖米茭白
饽饽二品: 黄金角 水晶梅花包
御菜一品: 五彩炒驼峰
热炒四品: 野鸭桃仁丁 爆炒鱿鱼 箱子豆腐 酥炸金糕
饽饽二品: 大救驾 莲花卷
烧烤二品: 持炉珍珠鸡 烤鹿脯
膳粥一品: 莲子膳粥
水果一品: 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 洞庭碧螺春
满汉全席(六)
节令宴
节令宴系指清宫内廷按固定的年节时令而设的筵宴。如:元日宴、元会宴、春耕宴、端午宴、乞巧宴、中秋宴、重阳宴、冬至宴、除夕宴等,皆按节次定规,循例而行。满族虽有其固有的食俗,但入主中原后,在满汉文化的交融中和统治的需要下,大量接受了汉族的食俗。又由于宫廷的特殊地位,逐使食俗定规详尽。其食风又与民俗和地区有着很大的联系,故,腊八粥、元宵、粽子、冰碗、雄黄酒、重阳糕、乞巧饼、月饼等仪器在清宫中一应俱全。
丽人献茗:福建乌龙
乾果四品:奶白杏仁 柿霜软糖 酥炸腰果 糖炒花生
蜜饯四品:蜜饯鸭梨 蜜饯小枣 蜜饯荔枝 蜜饯哈蜜杏
饽饽四品:鞭蓉糕 豆沙糕 椰子盏 鸳鸯卷
酱菜四品:麻辣乳瓜片 酱小椒 甜酱姜牙 酱甘螺
前菜七品:凤凰展翅 熊猫蟹肉 虾籽冬笋 五丝洋粉 五香鳜鱼 酸辣黄瓜 陈皮牛肉
膳汤一品:罐煨山鸡丝燕窝
御菜五品:原壳鲜鲍鱼 烧鹧鸪 芜爆散丹 鸡丝豆苗 珍珠鱼丸
饽饽二品:重阳花糕 松子海**
御菜五品:猴头蘑扒鱼翅 滑熘鸭脯 素炒鳝丝 腰果鹿丁 扒鱼肚卷
饽饽二品:芙蓉香蕉卷 月饼
御菜五品:清蒸时鲜 炒时蔬 酿冬菇盒 荷叶鸡 山东海参
饽饽二品:时令点心 高汤水饺
烧烤二品:持炉烤鸭 烤山鸡 随上
薄饼 甜面酱 葱段 瓜条
萝葡条 白糖 蒜泥
膳粥一品:腊八粥
水果一品: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杨河春绿
古代皇宫的厨房叫什么
一、“御膳房”而非御膳坊。
位于紫禁城东路、南三所西侧,是清朝掌管宫内备办饮食以及典礼筵宴所用酒席等事务的机构,隶属内务府。
二、结构:宫里有内膳房,分布于皇城紫禁城内大大小小的宫院里,都有各自的膳房。
仅后妃们差不多就有八个等级,她们的常例饭费,从五十两到十来两不等,份例越低,膳房越小,菜点越少,所用餐具也从金、银到锡、瓷不同。
在众多的膳房中,最大的是为皇帝服务的“御膳房”。
故宫内的御膳房有两处:一处是在景运门外(珍宝馆南面),叫“外御膳房”,又叫“御菜膳房”。
“御菜膳房”不但制作大宴群臣的“满汉全席”,而且有时还为值班大臣备膳。
另一处在“养心殿”侧,叫“内御膳房”,又称“养心殿御膳房”,无数珍馐异馔都出于这里。
三、历史:清朝,在内务府下设专门机构,管理皇帝、后妃及宫中其他皇室成员等人员的饮食及典礼筵宴等事宜。
顺治初年,分别称为“茶房”、“膳房”。
乾隆十三年(1748年),茶房、膳房合并为“御茶膳房”,其长官为管理事务大臣,由皇帝在王、大臣中特简。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在御茶膳房下设档案房,管理御茶膳房的题奏本章、文书档案事宜,其中的文书档案包括“膳底档”等。
御茶膳房的下属机构有膳房、茶房、肉房、干肉房,其中膳房、茶房各设有银器库。
御茶膳房设总理事务大臣,无定员,下属人员有尚膳正、尚膳副、尚茶正、尚茶副、尚膳、尚茶、主事、笔帖式等。
古代皇帝吃的御膳放在今天是什么样的水平
原文在这里一提到御膳想必大家都想到是古代皇帝专享的美食了。
不过大家一定都很好奇,古代皇帝吃的饭放到今天是什么样的水平呢?今天小编就为你解答一下疑惑。
这是《南京光禄寺志》卷二《膳羞》当中明朝皇帝朱元璋的一份菜单:早膳:羊肉炒,煎烂拖虀(jī,捣碎的姜、蒜、韭菜等)鹅,猪肉炒黄菜,素熇插清汁, 蒸猪蹄肚,两熟煎鲜鱼,炉煿(bó,煎炒或烤干)肉,筭(suàn)子面,撺鸡软脱汤,香米饭,豆汤,泡茶。
午膳:胡椒醋鲜虾,烧鹅,火贲羊头蹄,鹅肉巴子(肉干),咸豉芥末羊肚盘,蒜醋白血汤,五味蒸鸡,元汁羊骨头,糊辣醋腰子,蒸鲜鱼,五味蒸面筋,羊肉水晶饺儿,丝鹅粉汤,三鲜汤,绿豆棋子面,椒末羊肉,香米饭,蒜酪,豆汤,泡茶。
以上可以看出朱元璋的吃饭标准也就和大户人家差不多了,可以说算的上非常简朴了。
而唐宋皇帝吃起饭来可就不一样了,下面是小编找到的一份唐代最有名的一顿饭的菜单:韦巨源拜尚书令,上烧尾食。
其家故书中尚有食账,今择奇异者略记:单笼金乳酥(是饼但用独隔通笼欲气隔)。
曼陀様夹饼(公厅炉)。
巨胜奴(酥蜜寒具)。
婆罗门轻高面(笼蒸)。
贵妃红(加味红酥)。
七返膏(七卷作四花,恐是糕子)。
金铃炙(酥揽印脂取真)。
御黄王母饭(遍缕印脂),盖饭(面装杂味)。
通花软牛肠(胎用羊膏髓)。
光明虾炙(生虾则可用)。
生进二十四气馄饨(花形馅料各异凡二十四种)。
生进鸭花汤饼(厨典入内下汤)。
同心生结脯(先结后风干)。
见风消(油浴饼)。
金银夹花(平截剔蟹细碎卷)。
火焰盏口(上言花,下言体)。
冷蟾儿羹(冷蛤蜊)。
唐安餤(关花)。
水晶龙凤糕(枣米蒸破,见花乃进)。
双拌方破饼(饼料花角)。
玉露团(雕酥)。
汉宫棋(钱能印花煮)。
长生粥(进料)。
天花 (九炼香)。
赐绯含香(粽子蜜淋)。
甜雪(蜜饯太例面)。
八方寒食(用木范)。
饼素蒸音声部(面蒸像蓬莱仙人,凡七十字)。
白龙臛(治鳜肉)。
金粟平(锤鱼子)。
凤凰胎(杂治鱼白)。
羊皮花丝(长及尺)。
逡巡酱(鱼羊体)。
乳酿鱼(完进)。
丁子香淋脍(醋别)。
葱醋鸡(入笼)。
吴兴连带鲊(不发缸)。
西江料蒸彘肩(屑)。
红羊枝杖蹄(上裁一羊得四事)。
升平炙(治羊鹿舌拌三百数)。
八仙盘(剔鹅作八副)。
雪婴儿(治蛙豆荚贴)。
仙人脔(乳沦鸡)。
小天酥(鹿鸡糁拌)。
分装蒸腊(熊存白)。
卯羮(纯兔)。
青凉臛(碎封狸肉夹脂)。
筯头春炙(活鹑子)。
暖寒花酿驴(蒸耿烂)。
水炼犊炙(尽火力)。
五生盘(羊豕牛熊鹿并细治)。
格食羊肉肠(脏缠豆荚各别)。
过门香(薄治群物入沸油烹)。
缠花云梦肉(卷镇)。
红罗饤(膋血)。
遍地锦装鳖(羊脂鸭卵脂副)。
蕃体间缕(宝相肝盘七升)。
汤浴绣丸肉(糜治隐卵花)。
”《清异录》这么多菜估计皇帝吃到一半就要吃吐了吧!
御膳房的菜谱有哪些?
到奉点心 :茶食刀切 杏仁佛手 香酥苹果 合意饼 攒盒一品 :龙凤描金攒盒龙盘柱 (随上乾果蜜饯八品) 四喜乾果 虎皮花生 怪味大扁 奶白葡萄 雪山梅 四甜蜜饯 蜜饯苹果 蜜饯桂圆 蜜饯鲜桃 蜜饯青梅 奉香上寿: 古乐伴宴-焚香入宴 前菜五品: 龙凤呈祥 洪字鸡丝黄瓜 福字瓜烧里脊 万字麻辣肚丝 年字口蘑发菜 饽饽四品: 御膳豆黄 芝麻卷 金糕 枣泥糕 酱菜四品: 宫廷小黄瓜 酱黑菜 糖蒜 腌水芥皮 敬奉环浆: 音乐伴宴-满汉侍女敬奉贵州茅台 膳汤一品: 龙井竹荪 御菜三品: 凤尾鱼翅 红梅珠香 宫保野兔 饽饽二品: 豆面饽饽 奶汁角 御菜三品: 祥龙双飞 爆炒田鸡 芫爆仔鸽 御菜三品: 八宝野鸭 佛手金卷 炒墨鱼丝 饽饽二品: 金丝酥雀 如意卷 御菜三品: 绣球乾贝 炒珍珠鸡 奶汁鱼片 御菜三品: 干连福海参 花菇鸭掌 五彩牛柳 饽饽二品: 肉未烧饼 龙须面 烧烤二品: 挂炉山鸡 生烤狍肉 随上荷叶卷 葱段 甜面酱 御菜三品: 山珍刺龙芽 莲蓬豆腐 草菇西兰花 膳粥一品: 红豆膳粥 水果一品: 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 信阳毛尖...
中国古代御膳房是集中送饭还是品分太子各处所各自做饭?
紫禁城内到底有多少膳房,尚无准确统计的数字。
但是 ,在分布于这座皇城内大大小小的宫院里,都有各自的膳房。
在这众多的膳房中,最大的是为皇帝服务的“御膳房”。
故宫内的御膳房有两处:一处是在景运门外(现在的珍宝馆南面),叫“外御膳房”,又叫“御菜膳房”。
“御菜膳房”不但制作大宴群臣的“满汉全席”,而且有时还为值班大臣备膳。
另一处在“养心殿”侧,叫“内御膳房”,又称“养心殿御膳房”。
根据溥仪《我的前半生》记载,到了吃饭的时间——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吩咐一声“传膳!”就有太监一个一个从御前传给候在西长街的御膳房太监……这样一直传进了御膳房里面。
不等回声消失,送餐的队伍已经走出了御膳房。
这些菜肴之所以能够在一声传膳之下,迅速摆在桌子上,是因为御膳房早在半天或一天以前就已做好,在火上等候着的。
……太后或太妃们都有各自的膳房,而且用的都是高级厨师,做的菜肴味美可口,每餐总有二十来样。
由此可见,御膳房只是供给皇上一人饭食而已,皇上有时可以“赐恩”与他人一同用膳,但大部分情况下,后宫其他眷属要靠自己的饮食常例。
古代皇子或太子的膳食是归御膳房还是司膳房管?还有司膳房里最高...
古代皇子或太子的膳食是归御膳房管。
清朝,在内务府下设专门机构,管理皇帝、后妃及宫中其他皇室成员等人员的饮食及典礼筵宴等事宜。
顺治初年,分别称为“茶房”、“膳房”。
乾隆十三年(1748年),茶房、膳房合并为“御茶膳房”,其长官为管理事务大臣,由皇帝在王、大臣中特简。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在御茶膳房下设档案房,管理御茶膳房的题奏本章、文书档案事宜,其中的文书档案包括“膳底档”等。
御茶膳房的下属机构有膳房、茶房、肉房、干肉房,其中膳房、茶房各设有银器库。
御茶膳房设总理事务大臣,无定员,下属人员有尚膳正、尚膳副、尚茶正、尚茶副、尚膳、尚茶、主事、笔帖式等。
清雍正二年六月谕膳房:“凡粥饭及肴馔等类,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
或与服役下人食之。
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
再不可用,则晒干以饲禽鸟。
”唐官署名。
龙朔二年(662),改六部所属各司名称,以礼部所属膳部为司膳,膳部郎中亦改称司膳大夫。
咸亨元年(670)十二月,复原名。
天宝十一载(752),又改称司膳。
至德二载(757),收复两亦后,复原名。
古代宫女太监侍卫吃饭咋为是自己煮还是去御善房吃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八大菜系独树一帜,经典菜肴层出不穷。
不少美食更是漂洋过海,受到异国人的借鉴和改造,从此发光发热,闯出了自己的名堂。
公元13世纪,意大利旅行者马可·波罗仰慕东方古国的文化,一路跋涉来到中国,一住就住了17年。
在此期间,他游学中国各地,返意后不但积极传播中华文明,而且许多和他相关的美食故事也就此展开。
芝士火锅 港剧《金玉满堂》中有这么一个情节,某日,御膳房众厨师欲把外国进贡的、“气味难闻”的“芝士”丢掉。
御厨戴东官途经,发觉此物“香气独特”,于是将其做成“芝士火锅”,私底下解解馋。
不料其火锅的香味把门外的乾隆也诱惑住了。
所谓的“芝士火锅”,其实就是在火锅中盛上白酒,置入芝士,待芝士化成锅底料后,放进不同的配料,来做成口味各异的芝士火锅。
吃的时候,在长手柄的叉子上插好小小块的面包,蘸着芝士进食。
芝士入口,奶香满嘴。
如此美味的芝士火锅,相传还是由中国的火锅变化而来的。
据说当年马可·波罗在离开中国返意的途中,有一天在阿尔卑斯山附近迷路了,快要冻僵之时,被一位住在附近小镇的农夫救回家。
苏醒后的马可·波罗非常怀念中国热气腾腾的火锅,就向农夫描绘了中国火锅的样子。
无奈农夫家中只有一瓶白酒、一块奶酪和几片面包,聪明的马可·波罗在失望之余,将奶酪溶于白酒中,发明了“瑞士芝士火锅”。
冰淇淋 冰淇淋是暑天时节人们的最爱,入喉清凉舒畅,香甜的奶味弥漫口中。
唐朝末期,人们为生产火药,大量开采硝石。
偶然间发现硝石溶于水时,大量吸热,可使水温降至结冰,由此人们掌握了夏天制冰的方法。
精明的商人于伏天取出冬日贮存的冰块,刨出冰屑,加上糖和香料售卖,制成了“第一代”冰淇淋。
到了宋朝,更有人在冰里加上水果或果汁。
往后,元代的商人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十分接近于现代的冰淇淋。
13世纪,旅行家马可·波罗把中国的冰淇淋配方带回意大利。
随后意大利人又将其传至法国。
到了16世纪,法国卡特琳皇后的一个私人厨师,把冰淇淋制成半固体状,掺进奶油、牛奶和香料,附上花纹。
“终极版”冰淇淋由此诞生。
今天,冰淇淋的种类、花样越变越多,做法及口味亦愈加成熟,广受欢迎。
比萨饼 《六人行》的意大利人joey酷爱比萨。
香气四溢的比萨拈在手中,往口里一送,馅料软滑,皮层柔韧,回味无穷。
如斯美味的比萨,有人道是来源于中国的“葱油饼”。
话说马可-波罗旅居中国,最爱吃北方的葱油饼,回到意大利后更是对葱油饼日思夜想,却苦于不会烤制。
后来,他终于在朋友们家中的聚会上找到一位愿意为他做“葱油饼”的那不勒斯厨师。
然而中国的“葱油饼”并不好做。
厨师做了半天也不知道怎样把馅料放入揉好的面团中。
此时大家已是饥肠辘辘。
于是马可-波罗提议将馅料放在面饼上,把面饼烘烤后进食。
“错有错着”,这种新式“葱油饼”受到大家的一致称好。
这位厨师回到那不勒斯后又将“葱油饼”配上那不勒斯的乳酪和食材,创造出了口味独特的“比萨”。
中国传统美食有哪些
佛跳墙佛跳墙是福州传统的名菜,至今有100多年历史,也是清宫满汉全席中首推的美味。
皇家佛跳墙以刺参、广肚、鱼翅、鲍鱼、瑶柱、鸽蛋、火腿、蹄筋、鸡鸭等20多种山珍海味为原材料,加骨汤、绍酒、白萝卜球等辅料和多种百年不变的香料精工调配,再以荷叶密封于酒坛中,用文火煨制而成。
味道荤香醇厚,鲜美绝伦,浓香醉人。
据说,道光年间几个秀才品尝这道菜后,发出"坛起菜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的感慨,才被正式冠以"佛跳墙"之名。
据说,**当年就特地去福州品尝了这道菜。
宫廷奶酪北京宫廷奶酪曾是在元、明、清三朝皇家独享的宫廷小吃。
原味的宫廷奶酪"浓、稠、凉、细、滑、香、甜",用瓷碗装着,倒过来还能做到"纹丝不动、一滴不洒"!现在,这小小一碗奶酪大概8块钱一碗,品质、品味儿都不错!宫廷豌豆黄豌豆黄既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正宗的宫廷饮食,是当年御膳房根据民间小枣"糙豌豆黄"改进而成的。
制法是将豌豆煮烂过筛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凝固后切成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块。
上面放几片蜜糕,色味俱佳,细腻纯净,入口即化。
豌豆黄是慈禧的最喜爱的小吃之一,据说当年慈禧在北海歇凉,无意遇到了做豌豆黄和芸豆卷的,尝过之后赞不绝口,后传入宫中。
现在春季正是吃豌豆黄的好季节,在北海的仿膳饭庄、传统的庙会上等都能吃到。
老北京宫廷酸梅汤酸梅汤是北京的传统饮品,老北京人都爱喝酸梅汤。
其实,酸梅汤在我国是源远流长的。
商周时期,人们就已经知道用梅子提取酸味作为饮料。
古籍中所载的"土贡梅煎",就是一种最古老的酸梅汤。
而我们现在喝的酸梅汤起于清代宫廷,它比西欧传入我国的汽水要早150年。
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不断加深,酸梅汤越来越受全国人民的欢迎。
而在目前众多的酸梅汤品牌中,正宗酸梅汤当属九龙斋了。
古代皇帝的饮食如何?
皇帝用餐有一整套必须遵循的程序。
以南宋为例。
在皇帝将要进膳的时辰,在殿中省和皇帝用餐的嘉明殿之间,禁卫森严,不许闲人过往。
殿中省有一人先高喊:“拨食!”随即出现10余位身穿紫衣的“院子家”,右手托着用黄色的绣龙布罩着的食盒,左手拿一条红罗绣的手巾,将食盒摆放在嘉明殿的膳桌上。
皇帝的菜品端上来后,先要用银制品测试饭菜是否有毒,然后还要由专人“尝膳”,确定没有问题后,皇帝才能吃。
现在大家都是一日三餐,而清代的皇帝是一日两餐,早餐约在现在的6至8时,晚餐在下午的2至4时。
每日,皇帝在用餐前,先要查阅膳食清单,上面写明哪样菜是谁做的,以备皇帝核查和点菜。
皇帝所点的菜品,如果没有特殊说明要撤换,御膳厨房每次都要预备。
在皇帝的膳桌旁还要另设一个几案,以备赏赐。
皇帝用膳后,剩下的食品可以分赐给他人。
按理说,享用这么丰盛的膳食是种享受,可皇帝吃得并不尽兴。
比如,清代的宫廷里有这样一条规矩,用餐的人不能表现出自己“喜欢吃什么”;即使对于非常喜欢的菜,也要严格遵守“吃菜不过三匙”的家法。
根据《周礼》的规定,帝王在进膳时要有音乐陪伴。
后世虽然没有把音乐与皇帝的日常进食密切联系,却增添了显示皇帝尊贵的各种规矩。
比如,皇帝要单独进食,如果他高兴,可以恩赐别人(比如:皇后、妃嫔、皇子女或宠臣)和他一同进餐。
御膳,简言之,就是帝王世族所享用的饮食。
中国古代宫廷御膳,其各个朝代的风味特点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即中国历代帝王对口腹之欲都很重视。
他们凭借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随心所欲的权势,役使世上各地各派名厨,聚敛天下四方美食美饮,形成了豪奢精致的御膳风味特色。
尽管宫廷御膳为历代帝王们所独享,但每款美饮珍馔,都来自于民间平民百姓提供的烹饪原料和烹饪技术。
如果说,民间家居及市肆餐馆的饮食是中国烹饪的基础,那么,宫廷御膳则是中国古代烹饪艺术的高峰。
因此,每个时代的宫廷御膳实际上都可以代表那个时代的中国烹饪技艺的最高水平。
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宫廷御膳经历了一个由粗至精、由简至繁、由朴素至豪奢的发展历程,进而形成了一个延绵不绝、高峰迭起的发展系统,如同一曲酣畅欢腾、相激相荡的交响乐,构成了中国烹饪艺术不断丰富、发展、自我完善之历程的主旋律。
早在周代,宫廷御膳风味即已形成初步规模。
周代统治阶层很重视饮食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周人无事不宴,无日不宴。
究其原因,除周天子、诸侯享乐所需,实有政治目的。
通过宴饮,强化礼乐精神,维系统治秩序。
《诗·小雅·鹿鸣》尽写周王与群臣嘉宾欢宴场面。
周王设宴目的何在?“(天子)行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佩荷恩簿,皆得尽其忠诚之心以事上焉。
上隆下报,君臣尽诚,所以为政之美也”(《毛诗正义》)。
正因如此,周代的御膳种类与规格就很复杂,以御膳的参加者及规模而论,御膳席则有私席和官席之分。
私席即亲友旧故间的聚宴。
这类筵席一般设于天子或国君的宫室之内。
官席是指天子、国君招待朝臣或异国使臣而设的筵席。
这种筵席规模盛大,主人一般以大牢招待宾客。
《诗·小雅·彤弓》写的就是周天子设宴招待诸侯的场面,从其中“钟鼓既设,一朝飨之”两句看,官宴场面一般要列钟设鼓,以音乐来增添庄严而和谐的气氛。
“飨”,郑笺:“大饮宾日飨。
”足见御膳官席的排场相当之大。
若以御膳主题而论,则又可分为几种:一是“祭终御膳”。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周人重视祭祀,而祭祀仪式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荐献饮食祭品,祭礼行过后,周王室及其随从聚宴一处。
从排场看,祭终御膳比平常要大,馔品质量要高。
《礼记·王制》:“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庶羞不逾牲。
”郑注:“故,谓祭祀之属。
”只有祭祀时,周王室才可有杀牛宰羊、罗列百味的排场。
《诗》中的《小雅·楚茨》、《周颂·有客》、《商颂·烈祖》等都不同程度地对祭终筵席进行了描述。
二是“农事御膳”,自周初始,统治者就很重视农耕,并直接参加农业劳动,史称“王耕藉田”,一般于早春择吉举行。
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及各级农官皆持农具,至天子的庄园象征性地犁地,推犁次数因人不同,“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反,执爵于大寝,三公九卿诸侯皆御,命日劳酒”(《礼记·月令》)。
“藉田”礼毕,便是农飨,天子要设筵席,众公要执爵饮宴。
《诗》中《小雅·大田》、《小雅·甫田》,《周颂·载芟》、《周颂·良耜》、《鲁颂·有駜》等,都对农事御膳加以程度不同的描绘。
三是 “私旧御膳”,又称“燕饮”,这是私交故旧族人间的私宴,据《仪礼·燕礼》贾公彦疏日:“诸侯无事而燕,一也;卿大夫有王事之劳,二也;卿大夫又有聘而来,还,与之燕,三也;四方聘,客与之燕,四也。
”后三种情况的筵席虽与国务政事有涉,但君臣感情笃深,筵席气氛闲适随和,故谓之“燕”,属私旧御膳中常见的情况。
四是“竞射御膳”,周人重射礼,“此所以观德行也”(《礼记·射义》)举行射礼,...
古代关于吃的故事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宋代有一名地方官从京城买了一个小妾,小妾自称曾经是蔡京府上包子厨中的一名厨师。
于是这名官员就要她做几个包子,小妾却说不会做。
官员生气地说,既然你是蔡京府上包子厨的厨师,怎么连包子也不会做。
这名小妾回答说:“我只是包子厨中专门负责缕葱丝的人。
”厨房之中居然还有专门做包子的包子厨,包子厨中还有专门缕葱丝的人。
由此足见蔡京饮食生活的奢靡以及厨房分工的细密。
宋代的经济非常发达,官员们工资很高,饮食自然也很讲究。
即便是吕蒙正这样清廉正派的宰相,生活也极度奢靡,吕蒙正喜欢吃鸡舌羹,几乎每天都吃。
这种羹用鸡的舌头烹制而成,一顿往往要宰杀几十只鸡。
有一天吕蒙正在自家的花园中散步,看到墙角多了一座假山,于是询问左右,园中何时建成了这座假山。
仆人回答说,这不是什么假山,而是做鸡舌羹时拔下的鸡毛。
吕蒙正大惊,从此再也不吃鸡舌羹了。
魏晋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历代王朝中算是比较落后的,和宋代更是没法比,但是两晋士族的生活水平却丝毫不减于宋代。
这是因为宋代经济虽然发达,但财富比较均衡比较分散,从官员到百姓都比较富足,所谓贩夫走卒,皆蹑丝履。
普通百姓都穿得起名牌。
而魏晋则不同,虽然gdp总量很少,但财富都集中在少数士族手中。
这些士族拥有庞大的庄园和众多的劳动力。
如果说宋代的官员只是高级白领,晋代的士族则是超级土豪,在经济实力上,丝毫不逊色于宋代的士大夫,而在生活的排场奢靡上甚至远远超过宋代。
土豪石崇是西晋吃货的代表,《晋书》上说他“庖膳穷水陆之珍。
”就是说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全进了他们家的厨房,可见食材之丰富。
石崇还肯花心思研究烹饪的技巧,当时豆粥制作时间很慢,因为豆子很难煮熟,但是石崇家却可以随时喝到新鲜的豆粥,原来他预先把豆子磨成豆粉,客人来到时,随时可以煮出香喷喷的豆粥。
那时候没有大棚技术,冬天很难吃到新鲜的韭菜。
但石崇家却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青葱鲜嫩的韭菜羹,原来石崇先把陈年的韭菜根捣碎,再用冬麦苗加以搅拌。
这样一道新鲜爽口的韭菜羹就新鲜出炉了。
正是凭着这道反季节的美食让他在与王恺的斗富中常常胜出。
晋武帝的女婿王济生活也十分奢侈。
有一次他宴请武帝,其中有烤乳猪这道菜,武帝尝过以后觉得味道异常鲜美,于是就问王济烹制的秘诀,原来这只小猪竟是用人奶喂养的。
武帝显然被雷到了,没有吃完就匆匆离去。
就这道菜而言绝对是好菜,人奶作为饲料,不含任何添加剂,绿色环保,全程有机可追溯。
但在大部分人连饭都吃不饱的西晋时代,王济竟然用人奶来养猪,真是奢华到了脑残,怪不的武帝吃不下去,这份排场,连他老人家也消受不起。
司徒何曾的奢靡更在王济之上,《晋书?何曾传》中说他 “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就是说他每天的伙食消费在一万钱以上,却仍然抱怨菜不好,根本没法下筷子,可见何曾不仅生活奢侈,对饮食的要求也很高。
他吃蒸饼,要求蒸饼必须开裂成标准的十字纹,否则就弃而不食,因为具有这样的十字纹说明蒸饼的发酵恰到好处,口感才最佳。
何曾到皇宫上朝议事,从来不吃皇宫中的饭菜,而是自带饭菜。
因为他嫌宫中的饭菜太难吃,要知道这可是皇宫御厨烹制的饭菜啊。
《晋书》上说何曾家的“厨膳滋味,过于王者”看来何曾家的饭菜确实比皇宫里的好吃,所以晋武帝也只好允许他自带盒饭。
没办法,谁让自家的厨子技不如人呢。
看来西晋的皇宫,压力最大的工作是做厨子。
何曾之子何邵在饮食排场方面大有乃父之风,他一天的伙食标准在两万钱以上,是何曾的两倍。
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对父子吃货。
晋武帝执政期间,西晋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司马炎对士族们的奢靡生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才有了这些贵族们的排场。
傻瓜惠帝上台,天下大乱,瘟疫横行,饥荒遍野。
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连皇帝都常常挨饿。
八王之乱中惠帝四处逃亡。
有一次饿的实在不行了,将军石超给他弄来一碗凉水和几个野桃子,凑合了一顿。
还有一次在逃亡洛阳的途中,队伍被冲散,随从都没钱,一个比一个穷,只有侍中黄门还剩下藏在行李中的三千私房钱。
这可是救命钱,惠帝立马下诏,借钱。
区区三千钱,居然弄到要下一道诏书这么隆重,皇帝就是皇帝,借钱都这么摆谱。
不知道这诏书怎么写的,我看基本上也就相当于一张欠条。
拿着借来的这点钱,惠帝一路上靠买吃为生,而左右随从只好到百姓家蹭饭吃。
这哪儿还像一支皇家的队伍,看起来更像丐帮。
不久,这点钱也用完了,眼看着又要挨饿,于是派人四处找吃的,最后有个随从弄来一碗糙米饭,就着大蒜,再放点盐和霉豆粉实在是一顿难得的美味,惠帝吃得满口生香,津津有味。
第二天,伙食有所改善,一位老人送来一只鸡,随从弄来一些粗米饭,盛在瓦罐里,惠帝狼吞虎咽连续吃了两盆,把鸡也吃个干净,这是惠帝逃亡以来吃过的最好的一顿饭菜了。
这位傻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次百姓闹饥荒,没饭吃,他却说,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这一神语录一举让他登上史上最傻皇帝的宝座,现在他终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