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1840——1949)
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中,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了。与屈辱相伴而至的,还有社会经济结构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新因素。本区,被迫开放了汕头埠,在社会经济结构和意识形态方面也有新变。这种新变,也反映在地理景观上。
沿海商埠———汕头的兴起,是近代本区地理景观上最大的变化。汕头,又称沙汕头。这是一块南海风涛荡涤,泥沙积聚而浮露的海边沙陇。在明中叶,这块新浮露的沙汕上,已有渔船聚集。康熙末,蓝鼎元在《潮州海防记》中说“潮属港澳虽多,商艘往来,不过旗岭、汕头、神泉、甲子”。到嘉庆年间,汕头成为与樟林齐名的商埠。而汕头经梅溪,能与潮州上下交通;横过牛田洋,可达潮阳惠来;溯榕江而上,可抵揭阳普宁。
地理位置的优越,使得汕头能够在嘉庆以后,取代庵埠,压倒樟林,确立粤东第一商贸港口,闽粤赣边经济区域对外开放门户的地位。并且在1862年开埠以后,逐渐超过潮州府城,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海港贸易城市。新兴的汕头以一种完全不同于旧城邑的城市聚落形态,崛起在粤东大地上。面向街道的洋式楼房,放射式的街区,显示出它开放的文化性格。
在其他城镇和乡村,南洋华侨回乡营筑宅居,都在传统建筑形式上注入了西式建筑的因素。小洋楼在全区各地随处可见,新建的祠堂和庙宇也多如繁星。这种奇异的聚落景观面貌,用物态形式表现了潮汕人保守性格和开放意识的融合。
同样表现出开放性格的,还有工业交通方面的景观。这一时期,潮汕有了铁路和公路,内河也开始有轮船行走。发电厂、制糖厂、纺织厂,出现在潮汕大地上,高高耸立的大烟囱成为一种崭新的景观。而农业方面,只有沿海滩涂的围垦,带来些许景观变化。
现代(1949年以后)
用地理景观作为标尺,这一时期应该分作两个阶段。
1949———1981年是第一个阶段。与前一个时期相比,这一个阶段最大的景观变化是由平原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引起的。
50年代起,韩江三角洲下部,第三列岛丘以南,开始河道整治。韩江北溪、东溪和西溪在这里分汊成17道支流出海,水网交错,将农田分割成几十个小围。经过整治,这17道分汊出海口被堵塞了11道,只留下6道。这些河汊加固了堤岸,又先后在下游建设了桥闸,使河道成为平原上的水库。几十个小围合并成7个联围。在联围内,结合土地平整,建立自流化排灌渠道系统。韩江三角洲西部,通过涵闸引水,先后建成了北关、安揭、东凤、大鉴等引韩灌溉工程。榕练两江平原,则通过在榕江上游修筑大中型水库和建设拦河闸,建成了几项引榕灌溉工程。经过二十多年的水利建设,潮汕平原的水网景观焕然一新。
水利建设的完善,保证了灌溉的用水。在这个基础上,本区开始了沿海滩涂的大面积围垦。自50年代起,到80年代初,围垦面积达到31.5万亩,占潮汕平原总面积的12%。
在“以粮为纲”的思想指导下,农田水利的兴建,使潮汕平原成为全国有名的水稻高产区。踏进潮汕,平畴千里,“稻浪随风卷”,一派稻作农业景观。
1981年以来是第二个阶段。改革开放政策对本区的景观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体现在交通方面。广梅汕铁路和深汕高速公路的东段延伸进本区。公路干线全面拓宽,改铺水泥路面。地区性公路,甚至乡村道路也都用水泥铺设。形成了密集而畅通的陆运网络。
其次体现在聚落景观方面。变化最大的是汕头市,市区扩大,高层建筑林立,豪华的装修,绚丽的霓虹灯饰,显示出现代都市的风貌。其他市县城区和公路干道附近的乡镇,经过改建、扩建,也呈现了现代城镇聚落景观。乡村面貌也有很大变化,农民们在旧聚落周围营建成片的新居。这些新居,或者依照传统样式建造,或者建成带有庭院的低层小楼房。在这种崭新的聚落景观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漂亮的学校、壮观的行政大楼、装饰华美的祠堂和庙宇。显然,这些建筑中,有着传统文化观念的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