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牲五鼎
词义: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成语典故: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成语出处: 《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哀梨蒸食
成语典故: 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八珍玉食
成语典故: 泛指精美的肴馔。
伴食宰相
成语典故: 伴食:陪着人家一道吃饭。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
成语出处: 《旧唐书·卢怀慎传》:“开元三年,迁黄门监。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饱食暖衣
成语典故: 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成语出处: 《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酒足饭饱
成语典故: 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成语出处: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抉饭饱,走不动。”
饱食终日
成语典故: 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成语出处: 《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例句: 人如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
津津有味
朝齑暮盐 囫囵吞枣 大快朵颐 香飘四溢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侈衣美食
赞美“美食”的诗句有哪些?
1.东坡肉:苏轼贬官黄州时,写下《猪肉诗》一首: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2.羊肉泡馍:苏轼写诗:“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
”古代称羊肉泡馍为羊羹。
3.酸梅汤:清代的郝懿行写得《都门竹枝词》写到“底须曲水引流觞,暑到燕山自然凉;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老北京们在儿时常听到手敲冰盏的清脆声音,“泠泠有声,清远而浏亮”,那是卖冰梅汤的在走街串巷。
在炎热的夏季喝上一碗,“透心沁齿,如甘露洒心一般”。
4.驴打滚:北京传统小吃,用豆面、糯米粉、和红糖豆沙馅制成,《燕都小食品杂咏》:“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
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
”5.煮干丝和水晶肴肉:说起扬州,除了传说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的风光,还有扬州大厨们引以为傲的大秀刀功的煮干丝,将豆干劈成片再切成丝的过程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
俗语说扬州人早晨皮包水,就是指扬州人早晨去茶楼喝茶再吃上一碗煮干丝。
《望江南》词中写道:“扬州好,茶社客堪邀。
加料千毕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
”这首词说得正是扬州人日常生活的写照。
6.腌笃鲜:金农有诗:“夜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买来配煮花猪肉,不问厨娘问老僧。
”腌笃鲜是江浙一带著名的本帮菜.7.种菜烹调:宋人有词:“自种畦中白菜,腌成瓮里黄齑(读jī音,指酸菜)。
肥葱细点,香油慢煼(同炒),汤饼如丝。
早晚一杯无害,神仙九转休痴。
”这是描写在自家菜园自得其乐的画面,其乐融融,令人向往。
8.刀削面:民间有顺口溜形容“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
古人赞美平淡食物
成语出处: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抉饭饱,走不动。
”饱食终日成语典故: 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成语出处: 《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例句: 人如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
津津有味朝齑暮盐 囫囵吞枣 大快朵颐 香飘四溢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侈衣美食
古人赞美平淡食物
成语出处: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抉饭饱,走不动。
”饱食终日成语典故: 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成语出处: 《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例句: 人如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
津津有味朝齑暮盐 囫囵吞枣 大快朵颐 香飘四溢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侈衣美食...
请问谁还知道赞美 酒或食物的诗词?
主食类: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注释]雕胡: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作美餐。
姓荀的老妈妈特地做了雕胡饭,是对诗人的热情款待。
------------------------蔬菜类: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注释]藜:一种草本植物,嫩叶新苗皆可食。
露葵:一种绿色蔬菜,可以煮来佐餐。
------------------------节日中的美食:节日中的美食屠苏是一种用屠苏草浸泡而成的药酒。
我国古代的风俗,在正月初一这一天要喝屠苏酒,可以辟邪消瘟。
元日宋代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上元竹枝词清代 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咏月饼诗》,其中有“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
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
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等句,从月饼的制作、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叙述无遗。
关于月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关于“酒”诗词与美食中国文化种类繁多,源远流长,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也非常密切。
其中诗文化,饮食文化之间的联系尤为突出。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是诗不离酒,酒不离美食。
他们在品尝美酒之时,吟诗作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请看 --酒酒,可饮,可品,可为之抒之豪情,可展之韵意。
少饮则强身健体,提神补气,与友人聚之小酌则添之气氛。
酒之史事自古有之,自杜康酿酒至今几千余年,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把酒叙情,醉酒当歌,写出无数绝句佳作。
玉壶吟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 忽然高咏涕泗涟(一作秋月忽高悬)。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 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 无奈宫中妒杀人。
赠刘都使东平刘公翰,南国秀馀芳。
一鸣即朱绂,五十佩银章。
饮冰事戎幕,衣锦华水乡。
铜官几万人,诤讼清玉堂。
吐言贵珠玉,落笔回风霜。
而我谢明主,衔哀投夜郎。
归家酒债多,门客粲成行。
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
所求竟无绪,裘马欲摧藏。
主人若不顾,明发钓沧浪。
赠王汉阳天落白玉棺,王乔辞叶县。
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
鬓发何青青,童颜皎如练。
吾曾弄海水,清浅嗟三变。
果惬麻姑言,时光速流电。
与君数杯酒,可以穷欢宴。
白云归去来,何事坐交战?对雪醉后赠王历阳有身莫犯飞龙鳞,有手莫辫猛虎须。
君看昔日汝南市, 白头仙人隐玉壶。
子猷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绿。
历阳何异山阴时,白雪飞花乱人目。
君家有酒我何愁? 客多乐酣秉烛游。
谢尚自能鸲鹆舞,相如免脱鹔鹴裘。
清晨兴罢(一作鼓棹)过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楼(一作千里相思明月楼)。
赠闾丘处士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一作广)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赠钱征君少阳(一作送赵云卿)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馀几日? 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
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我携一樽酒,独上江祖石。
自从天地开,更长几千尺?举杯向天笑,天回日西照。
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
寄谢山中人,可与尔同调。
广陵赠别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一作酒)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月下独酌四首花间(一作下)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三月咸阳时(一作城),千花昼如锦(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
谁能春独愁? 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
赞美美味佳肴的诗句有哪些?
1、“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 《上元竹枝词》 清代: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释义: 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
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释义: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惠州一绝 / 食荔枝》 宋代: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释义: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4、“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 《丽人行》 唐代: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释义: 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
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
头上戴的是什么珠宝首饰呢?翡翠玉做的花饰垂挂在两鬓。
在她们的背后能看见什么呢?珠宝镶嵌的裙腰多稳当合身。
其中有几位都是后妃的亲戚,里面有虢国和秦国二位夫人。
翡翠蒸锅端出香喷的紫驼峰,水晶圆盘送来肥美的白鱼鲜。
她们捏着犀角筷子久久不动,厨师们快刀细切空忙了一场。
宦官骑马飞驰不敢扬起灰尘,御厨络绎不绝送来海味山珍。
笙箫鼓乐缠绵宛转感动鬼神,宾客随从满座都是达官贵人。
有一个骑马官人是何等骄横,车前下马从绣毯上走进帐门。
白雪似的杨花飘落覆盖浮萍,青鸟飞去衔起地上的红丝帕。
杨家气焰很高权势无与伦比,切勿近前以免丞相发怒斥人! 5、“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 《戏咏馓子赠邻妪》 宋代:苏轼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
释义: 芊芊细手揉搓着白面团,在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
夜晚到来,人们睡得香甜,戴着缠臂金的女子还在浓睡未醒中。
美食佳肴的诗句
关于写美食的有很多比如:1、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寄胡饼与杨万州》白居易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南宋陆游《蔬食戏书》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
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陆游 一杯齑餺飥,手自芼油葱。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苏轼 郁葱佳气夜充闾,始见徐卿第二雏。
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獐书。
参军新妇贤相敌,阿大中郎喜有馀。
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
【饼赋】束皙 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成口外。
充虚解战,汤饼为最。
弱似春绵,强似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气散而远遍。
行人垂液于下风,童仆空瞧而邪盼。
擎器者舔唇,立侍者干咽。
【过土山寨】黄庭坚 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
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
2、像有些事物许多事人也都称赞过。
食竹笋 竹笋以色洁白、质细嫩、味清鲜而被视为“菜中珍品”,初上市时物稀价贵,李商隐赞道:“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白居易《食笋》亦云:“……紫箨折故锦,素肌擘新玉。
每日逐加餐,佳食不思肉。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曾两度出任杭州地方官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苏东坡,在《初到黄州》一诗中大加赞赏竹笋“久抛松菊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陆游以“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盛赞江西的“猫头笋”。
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的诗句,对鲜笋烧鲥鱼的赞美之情更是跃然纸上。
食松花 松花具有保健美容功能,在古代被列为贡品。
唐朝女皇武则天十分喜欢松花,她常喜食一种用松花制作的“小精糕”。
苏东坡也爱吃用松花做的食品,他把松花、槐花和杏花入饭共蒸,密封几日后得酒,并歌咏道:“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
” 食白菜 大白菜因其“青白高雅,凌冬不凋,四时长见,有松之操”,故又名菘。
范成大有诗曰:“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
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喜食“东坡肉”的苏东坡,也以“白菘类羔豚”、“白菜赛糕肠”来赞美它。
他常用菘菜、蔓菁、荠菜等,加入米粉、少量生姜自制成“东坡羹”,并赋诗云:“开心暖胃闲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 食栗子 栗子,又称板栗、毛栗、凤栗、栗果等,常食可达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药王孙思邈称之为“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
”苏辙有诗赞曰:“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
”按李时珍介绍,“以袋盛生栗,悬挂风干,每晨吃十余颗,随后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 食梅花 梅花既是著名观赏花木,又是一味良药,药用以白梅为主,有“除烦安神、止渴生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之功用。
杨万里最喜欢用鲜梅花蘸蜜食用,并留下不朽的诗篇,其中《庆长叔招饮》诗云:“南烹北果聚君家,象箸水盘物物佳。
只有蔗霜分不开,老夫自要嚼梅花。
” 食百合 百合由“数十片相累,状如白莲花,百片合成”而得名,自古以来被作为吉祥之物为人们所钟爱,是一种营养丰富、利脾润肺的食品。
陆游喜食百合,曾作“更气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的佳句。
食荠菜 荠菜别名野菜、地菜、野荠、护生草等,叶嫩根肥,具有独特诱人的清香和美味。
文人雅士对它揄扬备至,苏东坡有“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的诗句。
陆游更是嗜荠成癖,咏诗赞其鲜润和香口:“手烹墙阴荠,美若乳下豚”;“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甚至“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勿忘归”了。
食茼蒿 茼蒿具有开胃、健脾的作用,煸炒、做汤、凉拌均可。
陆游视茼蒿为天赐佳蔬之一,其《初归杂咏》诗云,“小园五亩剪蓬蒿,便觉人间迹可逃”,采摘茼蒿仿佛置身于远离人间的仙境。
食热粥 陆游视食粥为健身养生之“平易法”,其《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苏东坡对吃粥也很有兴趣,在任徐州知州时,一次因高兴喝醉了酒,农民艾贤煮粥给他吃,饭后他感到很自在,于是赋《热粥诗》云“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识人间有真味。
”既赞美了粥的可口,又颂扬了农民的情义。
清代阮葵生也有咏粥佳句:“香于酪乳腻于茶,一味和嘈润齿牙”;“居然入口融无哽,不得沾唇呷有声”,可谓深得食粥个中三味了。
食菊花 菊花在我国素有“延寿客”之称,不少地方都有食菊的习惯,“东篱同坐尝花筵,一片琼霜入口鲜”的诗句,正是写食菊的乐趣。
菊花入馔,备受诗人青睐。
李峤的《九日应制得欢字》诗曰:“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
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王维诗云:“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
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
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
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郑所南的“道人四进花为粮,骨生灵气身吐香。
闻到菊花大欢喜,拍手笑歌频癫狂”,写出了宋代食菊之盛。
俗话说:“常饮菊花茶,老来眼不花。
”...
中国古代的餐桌礼仪
准备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重男轻女。
所以,在主要桌子西北方10至15米处有一个偏桌(不可以摆正,桌角相对)。
转为女性准备,女性吃饭不可喝汤(意指荡),不可用勺,勺子又名“赤”(谐音)意指迟。
进食篇:家庭聚会不可放椅子,年长男子盘腿席坐,年中男子盘推侧坐。
幼儿跪坐。
女子站立。
上菜在主人左侧上,席上无狗肉,无苦瓜,无酸菜。
女性有长袖来遮挡住嘴进食,不可喝酒。
男性喝酒不端酒杯,不倒饮。
不喧哗或划拳。
退席篇:女子要等男子退场后,方可离开!男子退场不可赤脚,不可踩鞋摸底而出。
古代人如果吃到现代的食物饮料,你觉得他们会怎评价?
1、《问刘十九》唐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话:绿色的蚂蚁,爬上刚烧热的白酒,酒放在红色的小火炉上。
晚上的时候,看天气,好像马上要下雪了,你是否能够陪我去饮一杯酒。
2、《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
白话:江上,人来人往,但是我唯独爱鲈鱼的鲜美,你看江上那一叶扁舟,在江上的风波中,进进出出,想到的都是故乡的味道。
3、《惠州一绝》宋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白话:罗浮山下,可以显示四季的春天景色,卢橘和杨梅,依次开了起来,每天都可以吃三百粒的荔枝,没有辜负自己可以一直可以作为一个岭南人。
4、《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唐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白话:长安城往回望,可以看见丝绣堆积成山,山上的门依次打开,一辆快马赶到,妃子开始笑了起了,没有人知道是因为远方的荔枝送了过来。
5、《钗头凤·红酥手》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白话:红色的猪脚,黄色的酒,满城的春色开始爬上了城墙上的柳树。
...